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证口渴

麻证口渴

病证名。麻疹发热口渴。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即口渴、热重者,多挟温热,治宜凉透,用银翘散天花粉;如疹出始烦渴者,为胃热,宜凉透清胃,兼以保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竹叶银花连翘之类;如收没期而口渴不止,为胃枯津涸,宜予甘淡养阴之剂,如增液汤等。

猜你喜欢

  • 里寒

    即脏腑的寒证。多因阳气不足,或外寒传里所致。主要证候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痠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微细等。

  • 孙光裕

    【介绍】:明代医家。自称浮碧山人。禹航(今浙江余杭县)人。著有《太初脉辨》、《血证全集》。在医学理论上,尊崇《内经》等。

  • 舌苔图谱

    舌诊著作。北京中医学院编著。前为舌苔简介,次用彩色片摄取舌苔图谱共55帧,以舌为纲,以苔为目,分正常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青舌,其他舌等6类。每类均有简要说明,每图均注明形态及病理,图文对照,

  • 头项强痛

    证名。指头项部牵强不舒作痛。多因邪在肌肤或遏阻经络所致。《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感表证,宜发散解表。如久病项强,多属痹证,宜祛风化湿、舒经活络。痉病初起,亦

  • 指大便秘结。《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闷,俗作秘。大便涩滞也。”详大便秘结条。

  • 妊娠痉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痫。详该条。

  • 气血冲和

    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丹溪

  • 肝火耳聋

    耳聋的一种。指肝火上扰所致的耳聋。《医学六要·耳》:“肝火,左脉弦急而数,属肝火。其人必多怒,耳鸣或聋。”治宜平肝降火。选用龙胆泻肝汤、聪耳芦荟丸等方。参见耳聋条。

  • 白睛飞血

    眼科病证。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目飞血,详该条。

  • 蜴蛇

    出《岭表录异》。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