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液上冲

黄液上冲

病证名。指黑睛黄仁间积脓的病证。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又名黄膜上冲推云内推云。多因风热火毒外伤失治等引起。证见黑睛与黄仁之间下份,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液,有明显之脓平面,头眼剧痛,羞明难睁,抱轮红赤,泪热如汤,视力锐减。失治则脓液向上漫涨,甚者全掩瞳神,故名黄液上冲。重者可导致全眼珠灌脓失明。本症可见于凝脂翳瞳神缩小、真睛破损等病,相当于今之前房积脓。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用通脾泻胃汤羚羊角饮子***地黄汤,酌加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等清热解毒药物。

猜你喜欢

  • 升提中气

    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中气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均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脾气旺则诸证自除

  • 高士

    【生卒】:十六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医理宗朱震亨,著有《志斋医论》、《素问捷径》等书,皆佚。

  • 三焦病

    六腑病候之一。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

  • 西法针灸

    书名。又名《最新实习西法针灸》。顾鸣盛编译。日本·冈本爱雄原著。本书是根据西医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整理针灸学的一种较早著作。共3章。第一章针术之沿革;第二章经穴解剖学(分论十四经的经穴解剖位置);第三章

  • 编方补遗

    见六种新编条。

  • 缺盆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 豪针

    豪与毫通,即毫针。《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针……。”

  • 老母猪藤

    见《安徽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 家用膏丹丸散方

    见疡科心得集条。

  • 大肠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