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肩胛骨。详该条。
即《难经》。详该条。
【介绍】:见刘防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通经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属清法范畴。火乃热之甚,故泻火方药较单纯清热的峻猛。火性炎上,因此泻火应兼具下降或泻下的作用。但火证有虚实之分,实火宜泻热,虚火宜补水。故泻火是针对实热火证的治法,常以清热与泻下药组合,既清其热,又起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薰蒸牙齿所致。证见齿龈肿痛、溃破腐烂,甚而牙齿松动、脱落,或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面色青黄,唇颊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兼通道术,是东晋著名科学家、医学家葛洪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