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黄芩之新根,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股(大腿)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古病名。一作趺蹶。指一种行动障碍的病证。多因太阳经脉受伤所致。《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此太阳经伤也。”《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得病因跌而致蹶,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证候名。《素问·风论》:“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始,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之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病
证名。指阴茎容易勃举,常与早泄症并见。多因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所致。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等方。一般不宜苦寒直折。若平时阳事易举,体质、脉象俱实者,可用龙胆泻肝汤直泻相火。又有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