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医别录》。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舌中央黄苔,从舌根至舌尖见一条黑苔。乃心、肺、脾、胃、肾、大肠、小肠均热极之候,若两感伤寒见此舌,为邪已入阴,治法与实热证同。可用苦寒清热、通里攻下(见《辨舌指南》)。
《针灸聚英》所载之十三鬼穴之一,指劳宫穴。参见鬼路条。
疾病由简单变复杂,从轻变重的证候变化。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所指即为误下引起的变证。
医案著作。清·叶桂撰,郭维浚编。2卷。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温、时疠、暑、燥、寒、冬温、疟疾等各类时症;下卷记述妇、儿、痘疹、外科。每类病证,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辨析疑似之证,
见《岭南草药志》。为小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陶弘景条。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官职,仅次于大使。参见惠民药局条。
【介绍】:见洪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