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璇玑条。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炒黄柏、蒲黄、青黛、煅人中白各等分。为末,外敷患处。治小儿热毒口疮。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方。白蔹、黄芪、芍药、肉桂、干姜、川椒、茱萸(应作吴茱萸)各等分。为末,每服一三指大撮,入一杯酒中,日服五、六次。治疽病。若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介绍】:见凌奂条。
病名。《张氏医通》卷八:“乳鹅缠喉二种不同,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肿于一边者,为单鹅。”即乳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