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有的药物用火煨去油,如肉豆蔻可用湿纸包裹火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如巴豆、续随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纸内压榨去油,或研细加水,待油浮起,倒去水和油便得。其目的在于减低药物的烈性或毒性。
《石室秘录》卷六方。炒栀子三钱,白芍药二两,甘草、半夏、柴胡各一钱。水煎服。治火郁心痛。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针刺禁忌问题,故名。内容介绍人体禁刺部位,以及误刺的不良后果。文中还指出在暴饮暴食、饥渴、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宜立即针刺,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书名。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1~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泄痢、妇人、补养
用渗湿利水药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暑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心胸局部多汗。《张氏医通·杂门》:“别处无汗,独心胸一片有汗,……名曰心汗。”参见心汗条。
病证名。即与痘相夹而出的红斑。因痘疮毒火郁遏,伤及阴血,血与热相搏,迫血游溢于皮肤之间,故痘与斑相夹而出。症见皮肤上起红癍,片片如云头突起的片状。治宜疏风攻毒。用荆防败毒散,或黄连解毒汤。
即火力大而猛。发散取汗药宜用武火,不宜久煎。
【介绍】:见姚澜条。
【介绍】:清医家。字朴庄。吴县(今江苏)人。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尝著《考正古方权量说》,旁征博引,辨析古方书之剂量甚详。其医论收于《吴医汇讲》。精伤寒,今存《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12卷(陆懋修校),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