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方著作。3卷。清·汪昂撰。刊于1682年。本书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药性质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脉极。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详脉极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东皋,号翰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选用山野农村易得方药,编成《握灵本草》(1683年刻行),另编有《万全备急方》、《万全备急续方》等书。
书名。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
由于六淫外邪引起或阳气亢盛而出现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面色赤,舌质红,苔干黄或干黑,脉数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医学心悟》:“假如口渴而能
【介绍】:参见孙一奎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黄芪、防风、细辛、独活、川芎、牛膝各一两半,附子、川椒、炙甘草各一两,川乌、山茱萸、秦艽、葛根各七钱。浸酒,晨、午、夜服三次。治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若虚加肉苁蓉;下利
即漱涤。详该条。
病证名。指黑睛生翳如云片状者。清·黄岩《眼科纂要》卷四:“眼初发,赤肿若难开,云障渐生失调理,久则血凝不散结成灾,玉翳白皑皑,肝病积热冲入眼胞来。”参见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