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会阴

会阴

①人体部位名。亦称篡、下极屏翳。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医宗金鉴》:“篡者,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会阴穴,即男女阴气之所也”。②经穴名。代号RN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屏翳、下极、下阴别。属任脉。位于会阴部正中。男子当肛门与阴囊之间;女子当肛门与阴唇后联合之间。布有会阴神经分支和会阴动、静脉分支。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脱肛痔疮疝气小便不通带下月经不调,阴部瘙痒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57)。

图57

猜你喜欢

  • 五嗽

    五种咳嗽的总称。①《外台秘要》卷九:“《深师》疗五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燥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方用四满丸等。②《外台秘要》卷九:“《古今录验》四满丸疗五嗽。一为气嗽,二为痹嗽,三为燥嗽,

  • 俞理初

    【介绍】:见俞正燮条。

  • 浸淫疮

    病名。是一种瘙痒性湿疮。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成。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

  • 水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水突,见该条。

  • 黄薄干苔舌

    苔薄黄而干。为外感化热,热邪虽不盛而胃津已受伤,宜甘寒之剂调治(见《外感温热篇》)。

  • 妇婴至宝

    丛书名。清·徐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

  • 控睾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而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里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

  • 八虚

    指五脏病邪随经脉留客于肘、腋、髀、腘等八处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八虚,……以候五脏,……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

  • 妊娠经来

    即激经。《证治准绳·女科》:“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 鍉针疗法

    是指用鍉针按压穴位皮面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虚证用补法,即将针轻压,待局部出现红晕或症状消失时去针。实证用泻法,即将针重压,待患者有痠胀感扩散时去针。但不应伤损皮肤。每日或间日一次,一般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