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娠

猜你喜欢

  • 髓海

    四海之一。指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脑是髓液汇集之处,因称。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上在头顶中央的百会穴,下在风府,其证候:“髓海有余,则轻颈多力,自过其度;髓

  • 慢惊自汗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慢惊风,阳气大亏,自汗不止,遍身冰冷,面色苍白。治宜回阳救急。用固真汤,或参附汤加龙骨,牡蛎、黄耆、五味、干姜。

  • 脚跟痛

    足跟痛的别称。《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或开结导饮丸。”详足跟痛条。

  • 总治十六般哮喘方

    《婴童百问》卷六方。阿胶(蛤粉炒)、马兜铃、炙甘草、半夏(姜汁浸三日,炒)、杏仁(去皮)各一两,人参五钱。为末,每服一钱,水煎临卧食后服。治咳嗽哮喘。若心嗽面赤或汗流,加葛根煎服;脾嗽不思饮食或恶心,

  • 肺热证

    指肺热引起的病症。《素问·痿论》:“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并可见喘鸣等症。《证治准绳·杂病》:“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瞥瞥然见于皮毛上,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也。”肺热有虚实之分,

  •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书名。又名《素灵类纂约注》。清·汪昂撰。3卷。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9篇,参考各家学说作了简要注

  • 肝气犯脾

    五行理论称为肝木乘脾土。由于肝气横逆,疏泄太过,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主要证候有头眩、易怒、胸闷、胁痛以及脘腹胀痛、厌食、大便泄泻、脉弦等脾虚症状;若主要表现为嗳气、吞酸、呕吐等犯胃症状者,则称

  • 血脏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胞宫。详该条。

  • 妊娠胎萎燥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五。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 上龈里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