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总论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病机之一。见《幼科释谜》。李梴《医学入门》:“五脏传变,皆痰为患。盖痰乃风苗,火静则伏于脾,风动则壅于肺。痰火交作,则为急惊,或成嗽痹。痰火结滞,则为痫钓,或为咳嗽。痰火来去,则为泻青,皆由脾湿而
病名。见《外科心法》卷五。又名膝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因病后膝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常因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病初多见形寒发热,膝部微肿,步履不便,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二。指月经。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邹澍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二八:“天枢隐隐而痛者,大肠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肠痈也。”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湿热凝结而成。初起发热恶寒,自汗腹痛,天枢穴处微肿,手不可按,大便坠胀,右腿不能伸直,久则精神衰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寒夜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