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发生于咽后部的血泡。发生于悬雍垂下端的叫悬旗风;发生于上腭的叫飞扬喉。多因肺胃火毒上炎,或过食醇酒厚味所致。《喉科心法》卷上:“帝丁两旁,或大舌尽根,或喉关上腭,发一紫血小泡,顷刻肿大,妨碍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病名。出《洞天奥旨》卷九。即阴包毒。见该条。
见《银海精微》卷上。即猪肝散,见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即猫须草,详该条。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外科备要》:“未发之先,腋下忽然坚肿散漫无头,次肿阴囊,睾丸突兀,状如筋头,身发寒热,筋脉拘急,肿处焮痛。”不用针刺,宜汗解。见疔疮条。
即汗法与下法并用。是对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的治法。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胸膈烦热,大便秘结,苔黄白,脉浮滑数等,用凉膈散以解表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