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燥论

伤燥论

书名。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著。

猜你喜欢

  • 张机

    【生卒】:二世纪中至三世纪【介绍】:东汉时期杰出医学家。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治学态度严谨,十分重视学习前代医家的医疗经验,采集当代医家的实践知识。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思想指导下,

  • 临产胎死腹中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临产,忽子死腹中,或胎前患热病,以致胎瘘,或生理不顺,坐草太迟,阻塞气血,或稳婆不谨伤胎,治宜速下死胎为第一。……宜朴硝急救饮。”(苍术、陈皮、厚朴、甘草、肉桂、朴硝

  • 孟诜(shēn 身)

    【生卒】:约621~713年【介绍】:唐代医学家。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曾任光禄大夫。少好医药,长于饮食疗法。因议论武则天赐凤麟阁侍郎刘玮之金为药金,出为台州(今属浙江)司马。年虽晚暮,志力如壮。

  • 重广英公本草

    书名。一名《蜀本草》。20卷。后蜀·韩保昇等撰。据《嘉祐补注本草》所引书传称:“韩保昇等与诸医工,取《唐本草》并《图经》(指《新修本草》中图经部分)相参校正,更加删定。”已佚。

  • 香五加皮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加皮。详该条。

  • 肚门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 寒痹

    病名。又名痛痹、骨痹。《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

  • 肺疳

    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由于乳食不调,壅热积滞,传伤肺经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肺疳,气喘,口鼻生疮。”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所以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白咳嗽,毛发枯焦,肌肤干燥,鸡皮疙瘩,恶寒发热,

  • 蜡花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蜡梅花之简称,详该条。

  • 胃津

    胃的津液,同胃阴。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淡红无苔者,或干而色不荣者,当是胃津伤而气无化液也。”参见胃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