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躁。《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气扬,其用躁切。”
书名。36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十四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本,仅有目录下、卷12、30及34四卷。残本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内容。书中所用病
病证名。因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血少,统摄无力以致冲任失调,故见经期先后不定,经血色淡,或混有粘液,肢体倦怠,食少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等。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又名熛浆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生熛浆疮者,由风热毒气客于皮肤,生熛浆而溃成疮。搏于气血而所作也。始生如火烧汤烫,作泡而起,寻即皮破,熛浆出以成疮,亦甚疼痛,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沙苑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