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针窝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是期的异体字。《说文·月部·期》段注:“朞借为期年、期月字。”详“期日”条。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杜文燮撰。刊于1598年。卷1药性总论,首载寒、热、温、平四赋,较之《药性赋》有所增补,次记用药、制方、禁忌、主病、运气等内容;卷2分述137种药物。书中对于各药的气味、阴阳、升
指经常梦遗或滑精的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偏胜则病症表现摇动性或游走多变的特点。如游走性的关节肌肉疼痛、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斜、卒然昏仆等。
《血证论》卷七方。白芍药五钱,甘草三钱。水煎服。治瘀血发热。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二。即附骨疽。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痈疽论》一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