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科证治准绳条。
病名。又名辛劳喉风。《喉科指掌》卷四:“此症肝肾两虚,发于关内,满喉少有红点,根白不肿,常有血腥气,劳碌即发。”治宜滋养肝肾。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或清咽散加盐水炒元参、知母、生地、丹皮、木
①五不男之一。指男子精关不固,常自遗泄而影响生育者。参五不男条。②指泪流不止的病证。《素问·刺禁论》:“为漏为盲。”③指瘘管。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漏通瘘。多因热毒瘀结,气血亏损,荣卫运行失职而成。
舌淡紫,中带青筋而润。为寒邪直中阴经之候。证见面色暗黑,身凉,四肢厥冷,脉沉,宜四逆、理中等温阳救逆(见《伤寒舌鉴》)。
见《广西中草药》。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薤白,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九龙藤之别名,详该条。
厥证之一。寒厥之指尖独冷者。《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又有独指尖冷者,则名清厥,宜理中汤。以上寒厥所统。”参见寒厥条。
病名。瘟疫的一种。《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
证候名。多因寒湿停滞,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灰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