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兰室秘藏·头痛门》:“如头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此偏头痛也。”《医林绳墨·头痛》:“有偏头痛者,发则半边痛,然痛于左者属气,此气胜生风也,宜以驱风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介绍】:见霍应兆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猪鬃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参见牙痛条。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书名。1卷。又名《心圣图说》、《心圣要言》。本书未暑撰人姓名及年月,仅有1610年殷宗器重刻的序言。书中根据北宋理学的理论论述养生法,虽有一定偏见,但提倡心理治疗和导引疗法,并有坐功图式等,可供医疗参
治法之一。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培土常用山药、苡仁、白术、茯苓等;抑木常用柴胡、白芍、佛手、青皮等。常用方如逍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