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亦作捻衣摸床。指患者神昏时,二手不自主地抚摸衣被或床缘的动作。多见于邪盛正虚或元气将脱的危重病候。《伤寒括要》卷上:“循衣摸床,必兼见撮空及怵惕。肝主筋,肝热甚,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
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介绍】:见赵兰亭条。
【介绍】:见刘渊然条。
书名。2卷。清·张畹香撰。本书大多为内科杂病、时症治验,兼有妇科医案。记述简要,作者对滋补托邪的调治法尤有心得。本书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儿科著作。3卷。明·万宁撰于1567年。前二卷列述胎原、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兼证等,名病之后多附作者治案;末卷罗列上述二卷中的治疗方剂,多系家传效方。
颌部的经脉。《灵枢·卫气行》:“别者以上玉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