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郭志邃条。
指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和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一类证候。十二经“外络于支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
书名。6卷。明·程(原仲)撰于1621年。前附论原脉、审证、聆音、辨味等医论8篇,后附验方1卷。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儿科。叙案较详,辨证明晰,病因、病理分析颇有见地。治法除内服汤药外,间有用针灸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树果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阳主三阳之表,处于最外围,故为开。
又称气阴两伤。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如:①温热病耗津夺液,出现大汗、气促、烦渴、舌嫩红或干绛、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真阴亏损,元气大伤,出现神疲形怠、少气懒言、口干咽燥、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红丝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