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唇瞤、唇颤动,本病多因胃经湿热,外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多发于下唇。初起红肿发痒,继则破裂流水,痛如火燎;如风盛过燥,则口唇干裂脱屑,状若无皮,日久口唇瞤动不止。治疗:初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一方。金银花二两,小茴香、炒僵蚕、羌活、独活、连翘(去心)、栝蒌仁各一两五钱,藿香五钱,丁香二钱,木香、沉香、甘草各一钱。分为十剂,水煎,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治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攻伐,或作伤害。《素问·痿论》:“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
见《河北药材》。即白僵蚕,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推拿手法名。①即摇法。②即摩法。各见该条。
【介绍】:即嵇康。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