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喜笑不休

喜笑不休

证名。指喜笑不能自制之症。出《灵枢·经脉》。又称多喜。简称喜。多因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所致。治宜逐痰降火,定志安神。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服黄连解毒汤定志丸等方。亦有因肾亏肝旺而致。《张氏医通》卷十一:“若肾水亏涸,不胜心火,而喜笑不休,寻作不安之态者,六味地黄丸肝木过盛,上挟心火,而喜笑不休者,柴胡清肝散。余兼别证,各从其类而添之。”参见喜伤条。

猜你喜欢

  • 不谢方

    方书名。又名《世补斋不谢方》。1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 孔志约

    【生卒】:七世纪中【介绍】:唐代本草家。657年参加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的编撰工作。书成后写了序。并撰有《本草音义》20卷,已佚。

  • 半表半里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间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半表半里不得卧之症。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心下闭结,汗吐下后,反复颠倒,心中懊者,太阳经半表半里热也;咽燥口干,发热汗出,

  • 圣济总录

    方书名。又名《政和圣济总录》。200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

  • 内推云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黄液上冲。因黑睛内积之脓液,自下向上漫增,仿佛云彩推移,故名内推云。详黄液上冲条。

  • 引气法

    即行气法。见该条。

  • 割开捺骨

    骨折手术整复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樽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并给予夹缚固定。

  • 开金针法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 鼓舌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舌上生疮肿大,其形肿大如吹泡者,为邪热风毒上壅所致。

  • 焦氏喉科枕秘

    书名。又名《喉科枕秘》。2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1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2列应用良方、秘方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