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喜膈

猜你喜欢

  • 胎瘤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红丝瘤。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初生婴儿头部、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色紫微硬,漫肿略疼,或大或小。治宜用针刺破瘤体,后服五福化毒丹,外贴黄连膏。即血管瘤。

  • 耳孔

    七窍之一。外耳道出口的孔窍。参见七窍条。

  • 疳病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 箭芪

    见《医学集成》。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 地部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 纹入掌中

    指纹向掌中延伸,多主腹痛。

  • 余热不得卧

    病证名。外感不得卧之一。指热病余邪未尽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二:“余热不得卧之症,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治疗如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

  • 马氏点

    经外奇穴名。位于右下腹,当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主治急、慢性阑尾炎。直刺0.5~1寸。

  • 汤颢(hāo 浩)

    【介绍】:清代医家。字效程。浙江吴兴人。采集医籍中有关摄生之法,辑成《保生编》一书,未见刊行。

  • 大便秘涩

    证名。见《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即大便秘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