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中医目录著作。日本冈西为人约编于1942年。本书著录我国宋代以前医学著作1869种,分为内经、运气、难经、脉经、五脏、针灸、女科、幼科、外科、口齿、眼科、养生、月令、按摩导引、房中、祝由、兽医、医史制
见《吉林医药参考资料》(1):32,1971。为刺玫果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态的肤色鲜明透亮。多为水液滞留体表之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色泽者,当病溢饮。”参色鲜明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栀子、柴胡、黄芩、竹茹、知母、甘草。水煎服。治少旧余热未尽而致的不得卧。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捷径》。即瞳人散大。详该条。
【介绍】:参见雷丰条。
出《灵枢·经脉》。即督脉络脉。详该条。
眩晕、抽搐、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均属肝风内动。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称为热盛动风。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