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圆翳。历代医籍因其病因、形、色、程度不同而名称各异,实际皆黄睛(晶状体)病变混浊。如先天所致者,名胎患内障;形如枣花者,名枣花内障;黄而明莹者,名如金内障;由于病变程度不同而名称相异者,如《审视瑶函》于如银障症指出:“此症专言瞳神中之白色内障也,轻则一点白亮,而如银星一片(如银内障);重则瞳神皆雪白而圆亮,圆亮者,一名圆翳内障。”可由肝经风热阴虚湿热,上攻于目;肝肾阴虚,目失濡养;先天不足而胎患等所致。“初患之时,眼前多见蝇飞花发,垂蟢,薄烟轻雾,渐渐加重,不痛不痒,渐渐失明。眼与不患眼相似,且不辨人物,惟睹三光。”(《秘传眼科龙木论》)。透见瞳内,黄精呈不同形色之混浊,“色白或微黄,或粉青,状如星、如枣花、如半月、如剑脊、如水银之走、如膏脂之凝、如油之滴水中、如冰之冻杯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可一眼先患或双眼同病。因肝经风热引起者,宜平肝清热,用防风散石决明散加减;由阴虚湿热引起者,宜养阴、清热、除湿,用甘露饮加减;由肝肾阴虚引起者,宜滋养肝肾,用杞菊地黄丸补肾丸加减,并可用针刺疗法,选用睛明球后攒竹鱼腰合谷足三里等穴。凡翳定障老而光感色觉正常者,可手术治疗。本病相当于今之白内障。参见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下针法

    见《针灸聚英》。即进针法,见该条。

  • 痘学真传

    书名。8卷。清叶大椿撰。刊于1732年。卷1论痘症病机及诊法;卷2为顺、逆、险三类痘病各十八朝的证治图解,共54图;卷3兼证辨治;卷4作者医案;卷5选录古人医案,共23家;卷6选录古人痘疹论述,共10

  • 阴肿疝气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即小儿阴囊肿痛。多属肝肾气虚,及坐卧寒湿之地,冷气凝滞,或啼叫怒气,闭击于下,结聚不散而成;亦有因肝经湿热下注阴器所致者。寒气凝滞的表现为阴囊清冷;湿热下注的表现为红肿痛甚。前

  • 神效豆蔻散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炒神曲、炒麦芽、黄连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三两,芦荟二钱半,使君子仁十个。为细末,猪胆汁为丸,黍米大或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食前米汤送下。治小儿脾疳瘦弱,或泄利无度。

  • 李助

    【介绍】:东汉时医家。号翁君。曾著有《经方颂说》,不传。

  • 沉寒痼冷

    泛指素体虚、机能衰退的一些慢性病。病机上又称内有久寒。参痼冷条。

  • 汪逢春

    【生卒】:1887~1948年【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培养中医药人材。擅长治疗时令温病。

  • 地茄根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菍根之别名,详该条。

  • 手心主之筋

    手厥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 五华

    五脏精气荣华于体表的组织或部位。《素问·六节藏象论》:“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面、皮毛、爪甲、头发和唇四周,明润光泽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