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

  • 外科枢要

    序卷一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一)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二)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三)论疮疡用针宜禁(四)论疮疡欲呕作呕(五)论疮疡用汗下药(六)论疮疡围寒凉之药(七)论疮疡泥用定痛散(八)论疮疡用生肌之药(

  • 外科枢要

    书名。4卷。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卷1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卷2~3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4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有《薛氏医案》本。

猜你喜欢

  • 失眠穴

    经外奇穴名。位于足底跟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主治失眠,脚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5分钟。

  • 大络

    属络脉。《素问·缪刺论》:“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吴昆注:“十二经支注之大络,《难经》所谓络脉十五者是也。”

  • 虚晕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包括气虚、血虚、阳虚、肾虚等原因所致的眩晕。详气虚眩晕、血虚眩晕、阳虚眩晕、肾虚眩晕条。

  • 汉防己汤

    即防己黄芪汤,见该条。

  • 膈噎

    病名。《古今医鉴》卷五:“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即噎膈。详该条。

  • 清毒拨翳汤

    《疡医大全》卷十方。生地黄一钱五分,当归一钱,柴胡八分,牛蒡子、白蒺藜、天花粉、葛粉、薄荷、防风、川芎、密蒙花、谷精草、草决明、菊花各七分,栀子、羌活、木贼草各五分,黄连三分,生姜一片。水煎服。治痧痘

  • 外阳

    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郄。”所指即跗阳。

  • 血草

    见福建省晋江专区民卫组《中草药手册》。为费菜之别名,详该条。

  • 华佗穴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简编》。即夹脊穴,见该条。

  • 耆婆万病丸

    即万病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