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二钱半)大黄(三钱)枳实(一钱)赤芍药(二钱)黄芩(二钱)半夏(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十余日不解,邪热结在里,身热烦燥,言语谵妄,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枳实(去瓤.炒)半两,柴胡(去芦)半斤,大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切.焙)二两,半赤芍药、黄芩,各三两。

炮制上五味,为粗末,入半夏拌匀。

功能主治伤寒十馀日,邪气结在里,寒热往来,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语言谵妄,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用法用量每服三大钱,以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一中盏,滤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注意此药治伤寒内热里实,若身体疼痛,是表证末解,不可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黄芩9克 芍药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一方有大黄6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枳实大黄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黄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

摘录伤寒论

《易简方》: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半夏3分,黄芩3分,甘草3分,枳实半两,大黄1两。

功能主治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往来寒热;或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口生白苔,大便不通;或发热汗出;或腹中满痛;或日晡发热如疟;或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个,煎6分,去滓,食前服。

注意热除,不宜遽服补药,仍忌羊肉、腰子、酒,并难化之物。避房室。

摘录《易简方》

普济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芍药3两,甘草(炙)3两,半夏2两半(汤洗7次),大黄2两,枳实1两(麸炒,去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利风热。主头痛。痰嗽,腹胀,及里证未解。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10片,大枣2个,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

《痢疟纂要》卷九: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枳实芒消大黄

功能主治感时行疠气,表邪里邪俱实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痢疟纂要》卷九

《圣惠》卷十一: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赤芍药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枳实(麸炒令黄)1两,槟榔1两,白术1两,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2-3日,心中悸,呕吐不止,心急郁郁微烦者,尚未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外台》卷一引《范汪方》: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8两,半夏(汤洗)8两,生姜4两,知母2两,芍药2两,大黄2两,萎蕤2两,甘草(炙)3两,人参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伤寒7-8日不解,默默烦闷,腹中有干粪,谵语。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外台》引《集验方》无人参

注意海藻菘菜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一引《范汪方》

伤寒大白》卷二: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甘草半夏大黄

功能主治双解表里。主少阳表症未解,里症又急,潮热,大便秘,有下症者。

用法用量口燥渴,去半夏;腹中胀,加枳壳;小便涩,加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2两(去苗),枳壳半两(麸炒微黄),黄芩2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汤洗7次)。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阳明病,脉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欲作谷疸;阳明病,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口燥者;阳明病中风,其脉浮大,短气心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小便难,有潮热而哕,耳前后肿,刺之虽小愈,外未解者;少阳病,口苦干燥,目眩者;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少阴病,汗则谵语者;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厚衣者;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心下痛,口干燥者;厥阴病,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厥阴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者。

用法用量此方比大柴胡汤,无大黄枳实,用枳壳;比小柴胡汤,无甘草人参,多枳壳、芍药。详之治十一证,皆治大柴胡汤之轻证,小柴胡汤之重证。又治阴病可下证中,度量自得其宜。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治痘全书》卷十三:大柴胡汤

药方名称大柴胡汤

处方柴胡白芍枳壳黄芩大黄

功能主治痘疮,腰疼腹痛,寒热往来,热毒欲发不出者。痘疮寒热,大便秘者。

用法用量《痘科类编》用量作“各一钱”。

表里俱见之症,加石膏知母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催生顺气饮

    药方名称催生顺气饮处方当归川芎肉桂木香乌药广皮枳壳冬葵子红花车前子 生芝麻功能主治理气活血,催生滑胎。主妇人气郁,临产之时胎上逼心,昏晕不省人事;或胞浆先下,子道干涩,儿难转身。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

  • 解毒泻肝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解毒泻肝汤药方名称解毒泻肝汤处方柴胡9g,龙胆草3g,酒黄芩9g,银花30g,川黄连6g,生地9g,元参9g,赤芍9g,牡丹皮9g。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解毒除风。主花翳白陷。肝胆风热

  • 当归黄耆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当归黄耆汤药方名称当归黄耆汤处方当归(锉,焙)黄耆(细锉)芍药各30克生姜(切,焙)7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分作八服。功能主治主产后腰脚酸疼,转侧不得,壮热汗出,气短心悸。用法

  • 黄吹散

    药方名称黄吹散处方牛黄0.3g,月石30g,冰片1.5g。制法先将牛黄入乳钵中研细,加月石研细,最后加冰片研细,装瓶勿泄气。功能主治清热利咽。主咽喉肿痛腐烂,口糜,舌碎。用法用量用吹管吹药入内。摘录《

  • 青蒿煎

    药方名称青蒿煎处方青蒿汁600毫升人参麦门冬(去心)各30克制法上药将后二味为末,用青蒿汁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潮热有时,五心烦热。用法用量食后服20丸。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 人参白术汤

    药方名称人参白术汤处方人参黄芩柴胡干葛栀子仁甘草(炙)各15克白术防风半夏(泡七次)各?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治气虚呃逆。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 刀疮良方

    药方名称刀疮良方别名金疮如圣散(《青囊秘传》)。处方陈石灰无毛小鼠韭菜根功能主治主刀疮出血。用法用量共捣极烂作饼,贴在背阴墙上,待干用刀刮下,研细木敷之。备注本方原书无方名,现据《青囊秘传》补。摘录《

  • 参术附枣汤

    药方名称参术附枣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附子1钱,炒枣仁5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4、5日后,手足逆冷,恶寒身蜷,脉又不至,复加躁扰不宁,不止阳绝也,阴亦将绝矣。摘录《辨证录》卷一

  • 加味小建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处方桂心22克甘草(炙)15克白芍药45克远志(去心)15克制法上为锉散。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寒,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

  • 白疕二号方

    药方名称白疕二号方处方土茯苓30g,忍冬藤9g,生甘草6g,板蓝根15g,威灵仙15g,山豆根9g,草河车15g,白鲜皮15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牛皮癣早期。各家论述土茯苓、白鲜皮、威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