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大树跌打

大树跌打

《中药大辞典》:大树跌打

药材名称大树跌打

拼音Dà Shù Diē Dǎ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树皮。全年采皮,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20米。树皮茶褐色;嫩枝、花轴、苞片及托叶均被黄色星状茸毛。叶常聚生于枝顶,脱落后留下显着的叶底,叶片薄革质,近圆形至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7~14厘米,两面被里状茸毛,下面较密;叶柄有密星状毛,长4~9厘米,近叶柄处具2枚凸起的黄色腺体。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组成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腋生;雄花花萼杯状,顶端3~5波状浅裂,雄蕊5~9,花药4室;雌花花萼3~5波状浅裂,密被星状毛,子房2~3室,花柱2~3,极短。蒴果近圆球形,具短柄,直径约1厘米,密被黄色星状毛;种子3枚,呈略具三棱的长圆柱状或狭长卵形,黄褐色。花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山坡丛林中,亦有栽培。分布云南、广东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①《广西植物名录》:"树皮,治疟疾。"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祛瘀生新,消肿镇痛,舒筋活络。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本品多外用。研细后用棉花垫于患部包上此药。以防刺激皮肤。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

注意孕妇与体弱者忌服。

复方治跌打损伤:大树跌打、野芦子,吊吊香。水煎或酒引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树跌打

药材名称大树跌打

拼音Dà Shù Diē Dǎ

英文名Bark of Chinese Endospermum

别名黄桐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皮,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黄酮 落叶乔木,高6-20m。树皮茶褐色色;小枝粗厚,灰褐色,嫩枝、花序、叶柄及托叶均密被黄色星状茸毛。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脱落后留下显着的叶痕;叶柄长4-9cm,约与叶片等长,密被星状毛,背面顶端近叶片处有两枚黄色大腺体;托叶钻形,长约3mm;叶片近圆形至椭圆形、阔卵形或多少倒卵形,长8-20cm,宽4-14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浑圆、截平或阔楔形,全缘,两面被星状毛,上面近无毛,下面较密,侧脉5-7对,在第二或第三对的末端又各具一枚黄色、凸起的腺体。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雄花序长16-20cm,腋生于枝近顶部;苞片肥厚,长1-1.5mm;萼杯状,边缘具3-4浅波状圆齿,外面被黄色星状毛;雄蕊5-8枚,着生于长约4mm的延长的花托上,花药4室;雌花序长6-10cm;苞片阔三角形,肥厚;花萼杯状,边缘3-5波状齿裂;子房圆球形,2-3室,花柱极短,合生成盘状;花盘薄而扁平,具2-4枚三角状裂齿。果近圆球形,具短柄,长约1cm,密被黄色星状毛;种子3颗,略具三棱的长圆柱状或呈狭长卵形,黄褐色。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山脊、斜坡疏林中。

性状性状鉴别 叶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薄革质,棕绿色,长10-18cm,宽7-14cm,背面顶端近叶片处有2枚黄色大腺体。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辛;性热;有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瘀定痛;舒筋活络;截疟。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疟疾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细后,用纱布先少垫于患处,然后再敷此药。内服:煎汤,1-3g;或浸酒。

注意孕妇与体弱者忌服。

各家论述1.《广西植物名录》:树皮,治疟疾。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祛瘀生新,消肿镇痛,舒筋活络。治骨折,跌打劳伤,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带刺马鞭

    药材名称带刺马鞭拼音Dài Cì Mǎ B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 角螺厣

    药材名称角螺厣拼音Jiǎo Luó Yǎn英文名angle snai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

  • 羊角拗子

    《中药大辞典》:羊角拗子药材名称羊角拗子拼音Yánɡ Jiǎo Niù Zǐ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的种子。8~9月间采成熟果实,剥取种子,去净种毛,晒干。原形态

  • 肉豆蔻衣

    《中药大辞典》:肉豆蔻衣药材名称肉豆蔻衣拼音Ròu Dòu Kòu Yī别名肉豆蔻花(李承祜《药用植物》),玉果花(《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肉豆蔻科植物肉

  • 肉穗草

    药材名称肉穗草拼音Ròu Suì Cǎo别名家阿麻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肉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采收和储藏:春、

  • 蟾头

    《中药大辞典》:蟾头药材名称蟾头拼音Chán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头部。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纲目》:"功同蟾蜍。"复方①

  • 薜荔

    《中药大辞典》:薜荔药材名称薜荔拼音Bì Lì别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

  •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

  • 杏树皮

    《中药大辞典》:杏树皮药材名称杏树皮拼音Xìnɡ Shù Pí出处《全展选编》内科疾病。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功能主治《全展选编·内科疾病》:&quo

  • 牛舌癀

    药材名称牛舌癀拼音Niú Shé Huánɡ别名野枇杷、毛紫珠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C.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