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署令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用本草》。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外治法的一种。见《中医外科学》。适用于高出皮面,损害较少的寻常疣及丝状疣。用棉花棒或刮匙(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使其紧贴疣的根部,与皮肤成30°角,然后向前推之(用力不可过猛,如疣体表面角化过度,则在局
见《中药材手册》。为车前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龚廷贤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