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山楂、厚朴(姜制)、甘草、炒枳壳、槟榔、当归、炒白芍药、黄芩(酒炒)、连翘、炒牛蒡子、炙青皮、黄连(吴茱萸炒)、生姜。水煎服。治小儿麻疹作痢,腹痛欲解,或赤或白,
证名。指舌体伸缩不利的症象。外感热病常见于热入心包,内伤杂病多见于中风症。亦可由热盛伤津或痰浊壅阻所致。《诸病源候论·风舌强不得语候》:“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医林绳墨》卷七:“涎痰壅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肫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石斛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问答》。即蓆疮。见该条。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症型之一。多因素体阳虚,阴寒内生,化气生血功能不足,冲任血少所致。症见经期血量过少,色淡或黯,质稀,形寒畏冷,小腹冷痛,喜得温热等。治宜温经养血。方用大营煎(《景岳全书》:“当归、熟
①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罗勒之别名。②出《韵略》。为芫荽之别名。各详该条。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闭,详该条。
证名。指骨痿。《医宗必读·痿》:“肾痿者,骨痿也。”详骨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