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骨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出《蜀本草》。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位于臀部,以大转子和坐骨结节连线为底边,向上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点是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偏瘫,荨麻疹等。直刺1.5~2.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
病名。疟疾之一。指在一个地区流行而病情凶重的疟疾。《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治》:“病者发寒热,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疟,以岁运推之。”《张氏医通·疟》:“疫疟,夏秋之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①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猪殃殃之别名。②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葎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参见五脏郁条。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即乌贼鱼腹中墨,详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即痄腮。详该条。
书名。16卷(即《医宗金鉴》卷61~76)。清·吴谦等撰。本书以《外科大成》一书为基础,进一步整理补充编成。其电卷61论述十二经脉及外科痈疽证治总论;卷62为各类外科常用方剂。卷63~71分论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