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冒

子冒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子癎,亦名子冒也。”即子癎。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绕绕藤

    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 渗湿于热下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表证挟湿的方法。温病初起挟有表湿,于辛凉解表剂中加用芦根、滑石一类渗淡利湿药,使湿从下去,温热即易于清解。

  • 思郁

    情志三郁之一。因思怨不解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若思郁者,……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噎膈、为呕吐,下连肝肾则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初起气

  • 小便不利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泛指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及小便完全闭塞不通。《卫生宝鉴》卷十七:“小便不利者有三,不可一概而论也。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一也,治宜分利而已。若热搏

  • 免乳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 尺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 张时彻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官吏。字惟静。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靖癸未(1523年)进士,历任南京兵部尚书等职。曾抄录并保藏治病方剂,并编成《摄生众妙方》。

  • 月经先期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 湿伤脾阳

    证候名。多因寒湿停滞,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灰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

  • 鼷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