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痫

子痫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妊娠痉妊娠风痉风痉妊娠痫症儿晕儿风儿痉子冒胎风。指妊娠期间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四肢抽搐,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症。多因平素肝肾阴虚,孕后阴血益虚,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扰,虚火上炎,引动心火,风火相扇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滋阴清热。方用羚羊角散,或天麻钩藤汤。若痰涎壅盛,喉中痰鸣,目吊口噤者,治宜清热涤痰,上方加竹沥胆南星;若抽搐不止,昏不识人者,配合针灸急救,抽搐不止,针曲池承山太冲;昏不识人,针人中内关百会风池涌泉牙关紧闭,针下关颊车

猜你喜欢

  • 紫燕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 吴鹤山

    【介绍】:见吴辰灿条。

  • 九窍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 青榄膏

    《不知医必要》卷二方。又名青果膏。青橄榄十斤。入石臼内捣烂,煎熬成膏,加白矾末八钱搅匀,每服一小酒盅,早、晚各一次,滚水送下。治癫痫。

  • 针灸体位

    指针灸治疗时患者身体应采取的姿势。通常分为坐位和卧位两种。坐位又可分为仰靠式(适用于头面、颈前和胸部),伏案式(适用于头顶、后项和背部)和侧靠式(适用于耳侧、口颊和耳部);卧位又可分为仰卧(除下肢后侧

  • 胡麻

    出《神农本草经》。为黑脂麻之别名,详该条。

  • 裹帘

    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以白布量患部之长短、阔窄和病势之需要,予以缠裹。相当于绷带。

  • 曾孚先

    【介绍】:宋代人。撰有《保生护命集》1卷,已佚。

  • 脾毒痢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感受暑热之毒而致的痢疾。夏暑之时,饮食不洁,生冷不禁,暑热之毒犯及胃肠,而成下痢。其症发热烦渴,腹痛,里急后重,痢下频作。治宜清暑解毒。如白头翁汤加人苋,或香连丸、黄连香薷饮,

  • 竹丝鸡

    见《陆川本草》。为乌骨鸡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