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格

猜你喜欢

  • 丁桐皮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 紫酢浆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 出《五十二病方》。即漏之古称。详漏条。

  • 手足不仁

    证名。指手足不知痛痒,不觉寒热的症象。出《素问·本病论》。《伤寒明理论·不仁》:“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

  • 首铅

    出《本草原始》。指初潮月经。

  • 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

  • 矮桐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赤游丹毒

    出《婴童百问》。即赤游丹。详该条。

  • 痱疮

    病名。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又名疿汗疹、疿疮、痱子,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见于炎夏,以小儿肥胖人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

  • 黄州僧

    【介绍】:宋代僧人。与苏东坡交往,通晓炼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