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疫

寒疫

病名。①指疫疠阴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说疫全书》卷二:“寒疫、世之言疫者,将瘟疫二字读滑。随曰疫止有瘟而无寒也,……至于当天气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证见发热怕冷,气壅痰喘,欬嗽胸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咽痛齿痛等。《温热暑疫全书》卷四:“入于阴,入则其人必先内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脐筑湫痛,正与俗称绞肠瘟软脚瘟之说符也。”可选用苏羌饮和圣散子等方。参见阴毒条。②指时行寒疫。即春分以后,天应温暖而反寒冷,因而出现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伤寒论·伤寒例》:“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时行寒疫也。”《时病论》载述寒疫的证候为:“其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观此之证,与冬令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

猜你喜欢

  • 猪痫

    六畜痫之一。《丹溪心法·证治》:“猪痫喜吐沫,以其病状偶类之耳。”即猪癫。详见六畜痫、猪癫条。

  • 胃苓散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 水气

    ①古病名。指水肿。《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金匮要略》载有水气病,其中包括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②指水饮、痰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

  • 黄瓜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黄瓜疽、肉龟。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由脾火积毒而成。皮肉色红,状若黄瓜,高肿寸余,长可尺许,四肢麻木,疼痛引心。治疗同外痈,参见有头疽条。

  • 青龙草

    见《草药手册》。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 黄疸草

    ①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马蹄金之别名。②见《本草推陈》。为大金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慎火草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景天之别名,详该条。

  • 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胃腕痛、厥心痛范围。多由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复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为本病。症为胃脘部突发性剧烈疼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

  • 假川连

    见《广州植物志》。为伽蓝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