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喘急

小儿喘急

病证名,指小儿呼吸迫促。喘与气急有轻重的区别,《证治准绳》:“喘则欲言不能,溢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凡喘急声音粗大,气急而促者,为实证,多因风寒外束,腠理壅遏,肺失宣降,气逆而喘,治详风寒喘急条。凡喘急呼吸浅而弱,精神萎靡,面色白者,为虚证,多由胎气不足,脾肺气虚所致,治宜益气健脾,用六君子汤加干姜五味

猜你喜欢

  • 无痛进针器

    针刺辅助器具。利用弹簧的力量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借以减轻进针疼痛的器具。适用于婴幼、妇女、年老体弱及畏痛的患者。

  • 包岩

    【介绍】: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 久嗽失音

    病证名。多由久咳不止,气阴暗耗所致。治宜止咳,敛肺、养阴。方可选用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加杏仁、五味子、人参等。

  • 胡文虎

    【生卒】:1883~1954【介绍】:著名华侨企业家。父胡子钦在缅甸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行,行医售药,颇有声誉。文虎十岁回国求学,四年后返回仰光,助父经营,并浏览医书,侍诊父侧。1908年其父离故,他与

  • 叶慕樵

    【介绍】:清代医家。字香侣,浙江武林(杭州)人。曾摘录曹鞠庵《本草纲目万方类编》中的简易平稳的方剂,并补以《内经知要》、《颐生微论》、《传忠录》、《经验良方》等书的方论,编成《平易方》4卷(1804年

  • 竖弦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 少阳维

    经外奇穴名。《外台秘要》:“少阳维二穴,在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所述位置似与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同位。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其定位在太溪与复溜穴正中间。主治脚气,下腿慢性湿疹,狼疮,下肢麻痹等。直

  • 凌霄花根

    出《圣济总录》。为紫葳根之别名,详该条。

  • 太医助教

    古代医疗工作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

  • 冲风泣下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即迎风流泪。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