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诸热辨

猜你喜欢

  • 宣透膜原法

    《时病论》卷五方。又名雷氏宣透膜原法。姜厚朴、藿香叶、黄芩(酒炒)各一钱,槟榔、姜半夏各一钱五分,草果仁八分,粉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湿疟,寒甚热微,身痛有汗,肢重脘闷。

  • 蒙昧

    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详该条。

  • 兑冲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神门,见该条。

  • 外科证治准绳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 阳陵泉

    经穴名。代号GB34。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并有膝下外侧动、静脉通过。主治胁肋痛,口苦,呕吐,黄

  • 上官彦衡

    【介绍】:见上官均条。

  • 太医令

    古代医官职称。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

  • 太阳之阳

    出《素问·皮部论》。太阳经之阳络。名关枢,详该条。

  • 滚刺疗法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 冰凌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凌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