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药
见《红河中草药》。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红河中草药》。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没药、乳香各二钱。用蜗牛打烂作锭、晒干、滴醋研磨,以新笔蘸药,控患顶,圈围患处,至消为止。治痈疖。
证名。指口唇上反的症象。《灵枢·经脉》:“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可见于危重病证,为脾气将绝的败象。
病名。系有头疽生于肩胛部者。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太阴疽、肩后疽。多因手太阴肺经积热所致。治宜内服仙方活命饮加桔梗、黄芪、升麻;或选用夺命丹、黄芪木香散。余证治见有头疽。
见《安徽药材》。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即睾丸。《灵枢·经脉》:“筋急则引舌与卵。”
出《神农本草经》。即马先蒿,详该条。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证名。《此事难知》:“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芪汤类主之。”《医学刍言》:“膺胸之下,即为中脘。中脘痛,手不可近,寒痰积气为多,实者宜五积散,虚者宜加味香苏饮。”参见胃脘痛条。
【介绍】:见阎孝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