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幼幼近编

幼幼近编

儿科著作。又名《证治大还幼幼近编》。4卷。清·陈治撰。十七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三卷主论痘疮主治,后一卷论小儿杂病诊法及证治。

猜你喜欢

  • 本草正

    药物学著作。2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为《景岳全书》卷48、49。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菜、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

  • 皱叶芥

    见《本草纲目》。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风寒蛾

    病名《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风寒而起,肿大如李,头不能下视,气塞不通,寸关之脉浮紧,肺胃之症也。”治宜温散寒邪。参见风寒乳蛾条。

  • 虎丫毒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虎口疔。见该条。

  • 芦通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孤拐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 栝蒌汤

    ①《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方。①栝蒌四两,麦门冬、人参、干地黄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土瓜根五两,大枣二十枚。水煎,分三次服。治产后口渴。②栝蒌、人参各三两,炙桑螵蛸、炙甘草、黄连、生姜各二钱,大

  • 莺爪风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 偏食

    指偏嗜某种食味或食味过浓的不良习惯。《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 蛔虫。古文献中的蛕、蚘,均为蛔的异体字。参见蛔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