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弯针

弯针

指针刺时由于某种原因而致针身在肌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此多由进针过快,刺激太强引起局部痉挛收缩;或针体触及坚硬组织;或患者体位移动;或某种外力碰撞而引起。轻度弯针可缓慢退出,针体弯曲角度较大时,应轻为摇动,顺着针柄倾斜方向出针。如针体发生多个弯曲,则应仔细观察;顺着针柄倾斜方向分段逐步退出。若因患者体位移动造成,则需先矫正体位,再行起针。切忌急速猛抽,使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发生折针。针刺时应根据上述的原因,予以防止。

猜你喜欢

  • 黑干通尖白舌

    舌边白厚,中央有黑干苔通向舌尖。为脏腑实热炽盛之候,症见大热、大渴、烦躁谵语、便闭、咽干,宜白虎、承气合用,清热解毒攻下(见《伤寒舌鉴》)。

  • 地芙蓉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 玉饼子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 唾血

    证名。①指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②指血随唾液而出。多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见心悸怔忡,睡卧不安

  • 羊角藕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 何颖考

    【介绍】:见何曾条。

  • 人面恶疮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 医学广笔记

    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条。

  • 追风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 芩连二陈汤

    ①《外科正宗》卷二方。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一钱,木香三分,夏枯草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二次,食后、睡前服,日二次。治马刀,症见颈项瘰疬结核,外皮漫肿色红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