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杂病》。又称吐清水。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性病专著。2卷。又名《梅疮约言》。日本和气惟亨撰于宽政七年(1795年)。作者在研究陈司成《霉疮秘录》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编成此书。书中所论重视察标本缓急及其病情转归,指出此病与任督两脉之关系;在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补血草之别名,详该条。
针对营卫两亏,风寒湿痹阻关节、肌肉或经络的治法。症见身体烦疼,项背拘急,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用黄芪、甘草、当归、赤芍、防风、羌活、姜黄等药,常用方如蠲痹汤。
选穴法的一种。指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如头部疾患或颅脑手术选取下肢部穴位等是。
病证名。《银海精微》:“不赤不疼泪出,是谓之风泪。”参见迎风流泪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