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和米谷配伍,再加入一定的调料同煮成粥。药粥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等方,这是我国现存记载最早的药粥方。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因过食辛辣炙煿,阳明积热所致者。症见口臭便秘,舌苔
见《脊椎动物分类学》。为眼镜蛇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炙甘草、黄芪、当归各一两,黄连(酒炒)、炒牛蒡子、防风、白芷、荆芥、川芎、乌梢蛇各半两,羌活、苍术、何首乌各三钱,炒全蝎十枚。为细末,每服二钱,酒或茶水调下。治风癣疥疮,疙瘩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证治见指疔条。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注:“亢者,盛之极也。制者,因其极而抑之也。盖阴阳五行之道,亢极则乖,而强弱相残矣。故凡有偏盛,必有偏衰。使强无所制,则强者愈强,
指血从腘窝(委中穴处)流出。《证治汇补·胸膈门》:“有膝脘后委中穴,搔之血出不止,谓之腘血。此肾与膀胱虚热也。”《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参见肌衄、毛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