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慈航集

慈航集

书名。全名《慈航集三元普济方》。4卷。清·王勲撰。刊于1799年。作者认为“春温温疫,自古至今,无成法可师”。本书专论春温、温疫诸证,对于病源、治法阐述颇详。书中并介绍锁喉瘟、大头瘟蝦蟆瘟、烂喉瘟等证治。王氏泥于运气,并以此推算受病之源和具体治疗方剂,是应予分析对待的。

猜你喜欢

  •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 犯本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邪入膀胱,是为犯本。

  • 气虚脱肛

    病证名。肛门脱出,有的在大便时肛门下脱,便后又慢慢收合,但也有病延日久,肛门滑脱不收,不能自然收缩者。主要是由于泻痢日久,中气虚弱,肠薄脂消,使肛门滑脱不收。每多伴见面色青黄,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治以

  • 修其城郭

    自我推拿方法。出《养性书》。城郭即耳廓。用手摩揉耳轮。可防治耳病。《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养性书》: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郭,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

  • 气海

    ①身体部位。①四海之一。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参见丹田条。②经穴名,代号RN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脖胦

  • 醴泉

    养生术语。指唾液。《医心方》卷二十七:“唾者凑为醴泉。”

  • 皮肤否肿

    证名。否,通痞。指皮肤因寒邪凝聚、气血痞塞而引起的肿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凝溧且至,……皮肤否肿,腹满食减。”参见水肿、肤胀、鼓胀等条。

  • 儿发干枯

    病证名,指小儿头发干枯而不光泽者。《太平圣惠方》第四十一卷:“足少阴之经血,外养于发,血气盛则光泽,若虚则血不能养发,故无光泽。”多见于小儿慢性消耗性疾病,亦有因气血不足而致者。发乃血之余,气血不荣于

  • 颓土脉

    脉象。脉来虚大无力。按之全无。《素问·大奇论》:“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 苏子汤

    《外台秘要》卷九方。苏子一升,半夏(洗)四两,桂心、炙甘草、人参各一两,陈皮、干姜、茯苓各三两。水煎,分三次服。治气上迫满,或气不通,烦闷喘呕。若虚热,去干姜,用生姜六两,并加黄芩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