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肝郁。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yù郁)血液郁积。《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见审视瑶函条。
见《普济方》。为棘针之别名,详该条。
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参见阳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左颊右颊,在颧之旁。”
阴分之邪,出于阳分。指深伏内脏的病邪,损伤脏真,而反映于外在的脉象及精神的变化。《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