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指甲的别名。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病名。见清·徐瑛《接骨全书》。证治参见胸骨伤条。
言骨骼强劲。《灵枢·论痛》:“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即蓄血。详该条。
即耳穴模型,见该条。
见《中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又名香风茶、岩马桑、毛山茶。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叶。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贵州等地。辛,凉。解表祛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三。又名肾囊痈。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而致。证见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阴囊红肿热痛。因其睾丸不肿大,故可与子痈鉴别。初起宜清利湿热,服清肝利湿汤;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