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①清·周纪常撰。4卷。刊于1823年。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1经脉;卷2胎孕;卷3产育;卷4《竹林寺产科》;卷5《达生编》;卷6杂病;卷7~8为治疗方剂。并附刊单养贤《胎产全书》1卷。②清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即阳气受伤。可由于:①病程中过用苦寒药,或因发汗、泻下过甚,伤及阳气。②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③暴喜伤阳,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
【介绍】:见凌奂条。
五疳之一。又名气疳、疳。由于乳食不调,壅热积滞,传伤肺经所致。《小儿药证直诀》:“肺疳,气喘,口鼻生疮。”肺属金,色白,主皮毛,所以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白咳嗽,毛发枯焦,肌肤干燥,鸡皮疙瘩,恶寒发热,
《疡科选粹》卷四方。连翘三两,漏芦、胡桃仁、夏枯草、土瓜根、射干、泽兰、沙参、白芨各五钱。为细末,酒糊为丸,空腹盐汤送下。治瘰疬。
出《名医别录》。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脉应四时之象。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季温暖,脉象应圆滑流畅,像圆形的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