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郄
见阴郄条。
见阴郄条。
妇产科著作。清·周贻观辑。3卷。刊于1830年。周氏采集群书,参以己见,辑成此书。分调经、求嗣、胎前、产后四门,概述妇女经带胎产常见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法,并附以歌括,便以读者记诵。现存初刻本。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介绍】:清医家。字鹄亭,北京密云人。童试未第,发奋精研医理,钩深索隐30余年,颇有心得。远近求医者无不立应。祁州某药行少主,染病岁余,诸医束手。延之诊治,脉象平和谓无病。然病象日剧,因细思之,诊为用
古病名。指气血虚而风邪入中,表现为四肢缓弱,腹里拘急的一种疾患。《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血气俱虚,风邪并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状,四肢不能收,里急不能仰。”治宜独活葛根汤等方。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
①《卫生宝鉴》卷九方。檀香、人参、羌活、防风各十两,薄荷、荆芥穗、甘草各二两,石膏四十两,细辛五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治头昏目眩,脑痛耳鸣,鼻塞声重。②《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黄芩、蝉蜕
证名。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胃脘满闷,按之柔软不痛者。多因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或内伤元气不足,痰湿、郁热蕴结所致。《注解伤寒论》卷四:“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表中之阴入里,结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病证名。指寒饮结胸者。《医学衷中参西录·论结胸治法》:“结胸之证,有内伤外感之殊。内伤结胸,大抵系寒饮凝于贲门之间,遏抑胃气不能上达,阻隔饮食不能下降。当用干姜八钱,赭石两半,川朴、甘草各三钱开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