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指虽未接触病人,但经自然界的空气、水源等的传染而受病。《温疫论》上卷:“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方。大黄、黄连各二钱,黄芩一钱。为粗末,以麻沸汤浸良久,去渣,分二次服。治狐惑,舌白齿晦,面目乍白、乍赤、乍黑,变异无常,四肢沉重,默默多眠,喉蚀声哑,上唇生疮。本方组成与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方。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羊耳菊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傅青主女科》。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杜衡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甘温补之,惟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介绍】:见王燕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