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抽薪饮

抽薪饮

药方名称抽薪饮

处方黄芩1-2钱,石斛1-2钱,木通1-2钱,栀子(炒)1-2钱,黄柏1-2钱,枳壳1钱半,泽泻1钱半,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火热炽盛,瘟疫发狂,及孕妇外感发热。火炽盛而不宜补者。胃火发狂。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食远温服。内热甚者,冷服更佳。

如热在经络、肌肤者,加连翘天花粉以解之;热在血分、大小肠者,加槐蕊、黄连以清之;热在阳明头面,或躁烦便实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热在下焦,小水痛涩者,加草龙胆、车前以利之;热在阴分,津液不足者,加门冬、生地、芍药之类以滋之;热在肠胃,实结者,加大黄芒消以通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含咽丸

    药方名称含咽丸处方黄药1两,白药1两,栝楼根1两,牛蒡子1两,马勃1两,玄参1两半,砂糖半两,蜜3两。制法上药前6味为末,熬蜜并糖和丸,如弹丸大。功能主治咽喉疼痛。用法用量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摘录《

  • 川楝子汤

    药方名称川楝子汤处方川楝肉2钱,木香7分,槟榔1钱,熟半夏1钱,枳实(曲炒)1钱,广皮1钱,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虫痛时作时止,口吐清水,或如咬状。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入砂糖少许,和服。摘录《古今医彻

  • 十味芎苏散

    药方名称十味芎苏散处方川芎(二钱),紫苏、桔梗(去芦)、柴胡(去苗)、茯苓(去皮)、半夏、枳壳、陈皮,各一钱。干葛(一钱半),甘草(炙.半钱)。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发热头痛。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 鄂诸小金丹

    药方名称鄂诸小金丹处方晚蚕砂(炒熟)、草乌头(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未,生地龙为丸,如少则加醋糊为丸。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服4-5丸,白汤送下。多则麻人。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补气运脾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引《统旨》:补气运脾汤药方名称补气运脾汤处方人参6克白术9克橘红茯苓各4.5克黄耆3克(蜜炙)砂仁2.4克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中气不运之噎塞。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

  • 膈气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膈气散药方名称膈气散处方肉豆蔻仁、木香、干姜、厚朴(去粗皮.生姜汁制.炒)、青皮(去白)、甘草,各五两。三棱(炮)、益智仁、莪术(炮)、肉桂(去粗皮)、陈皮(去瓤)

  • 龙液膏

    药方名称龙液膏处方白茯苓(坚实者,去皮,焙,研)。制法取清溪流水,浸去筋膜,复焙,入瓷罐内,以好蜜和匀,又铜釜内重汤桑柴炭煮1日,取出收之。功能主治解烦郁燥渴。主一切下部诸疾。用法用量每服2-3匙,空

  • 二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香散药方名称二香散处方木香、藿香、白豆蔻、半夏曲、厚朴(姜制)、陈皮、茯苓、苍术、甘草(炙),各半两。益智仁、缩砂仁,各一两。丁香,二钱半。功能主治治风气食三证通用,调畅胃气

  • 麻油膏

    方出《直指》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麻油膏药方名称麻油膏处方轻浮白浮石(烧存性,为末)。制法上麻油、轻粉调和。功能主治头痹、头脑。头枕后生,正者为脑,侧者为痹。用法用量以鸡羽刷上,勿用手,按

  • 集仙丹

    药方名称集仙丹处方大红三仙丹1两,明净腰黄2两,生漂牡蛎粉1两,飞净石膏4两,广丹1两,飞滑石3两。制法上各为细末,和匀听用。功能主治提脓拔毒。主疮疡脓毒未消,恶腐不脱者。用法用量掺入疮口,不妨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