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相反为逆。例如阳热证见浮数脉,虚弱证见细弱脉,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脉,虚弱证见洪大脉,就是脉证相逆,说明表里邪正错综复杂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治宜祛风、散寒、利湿。用石顽改定三痹汤、蠲痹汤等方。参见三痹条。
书名。又名《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详注》。清·高亿注。9卷。刊于1867年。本书为《素问》全注本。每篇首记大意,次分段引录原文,其后分注、浅讲二项。注,为个别字义解释;讲,
①口的别称。《礼记·月令》:“修键闭,”郑玄注谓:“键,牡也;闭,牝也。”孔颖达再注“牝”字是:“凡锁器,……受者谓之牝。”因为口是“受者”,故称牝户。或谓《大戴礼记·易本命》有“丘陵为牡,溪谷为牝。
病名。指发生在婴儿眉部的湿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鍊眉疮。多由婴儿禀受遗毒所致。婴儿出生后,眉间皮肤出现糜烂、流水、结痂、脱屑,其状如癣,瘙痒不止,时轻时重,常生不愈。外用百药煎15克,生白矾6克
证名。指阴茎短而细小之症。多因肝气不足所致。《辨证录·种嗣门》:“男子有天生阳物细小,而不得子者,人以为天定之也,谁知人工亦可以造作乎。……盖人之阳物修伟者,因其肝气之有余;阳物细小者,由于肝气之不足
指纹色青,主惊、主痛、主抽搐(见《四诊抉微》)。
《症因脉治》卷四方。当归、大黄、白芍药、生地黄。水煎服。治燥火腹痛,大便秘结。
清法之一。清肺热而保肺阴的治法。暑温治疗后诸证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者,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易于受灼。可用清络饮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等。
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