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舒缓软弱的微弦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厥证之,又名小儿阴厥。系由阳气衰于下,阴寒过盛,以致阳虚则阴凑之而见手足厥冷的证候。《寿世保元》:“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踡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汤之
丛书名。清·汪和鼎辑。刊于1812年。包括《宜麟策》、《达生篇》、《保婴易知录》、《丛桂堂集验良方》。
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